近年来,海原县把发展瓜菜产业作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强化保障、提升效益”的思路,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绿色优质瓜菜,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群众驶向增收致富“快车道”。
走进关桥乡麻春村蔬菜基地大棚,绿油油的茼蒿、红彤彤的西红柿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甜瓜、西瓜收获结束后,大棚和土地出现“空窗期”,产业带头人丁晓龙在政策的扶持下引导合作社和种植农户转变种植模式,轮作适宜生长的蔬菜品种,让同一块土地产生双倍收益。
“今年我们想利用大棚实现瓜和菜的两茬种植,前期我们种完甜瓜以后,现在又种了一茬菜,近期正是上市时间,我们大棚里面种的有茼蒿、香菜、油菜,种了二十多座,根据目前的产量来说(每棚)两千斤左右,单价在一块多钱,相对价格还可以,目前我们这么算一年两茬的话效益也是好的。”宁夏艺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丁晓龙说。
今年,得益于西安供水水源工程田间配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海原县发展12万亩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在关桥乡种植露地西瓜、设施甜瓜、蔬菜等4万余亩,海城镇种植小杂粮、马铃薯、小茴香等1.7万余亩,西安镇种植小茴香、蔬菜等6.1万余亩,项目区预估年总产值4.45亿元,新增产值1.97亿元,人均增收3024元。
“通过推广覆膜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引进西甜瓜新品种,在关桥乡建成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示范基地和压砂地退出高效节水西甜瓜生产基地1万亩,培育2家种苗繁育合作社,年繁育瓜菜种苗340万株。今年全县种植西甜瓜5万亩,实现总产量21万吨,总产值达3.2亿元。”海原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张东旭说。
同时,海原县以政策培育和项目扶持为依托,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富硒蔬菜生产、生物菌肥利用等技术,不断加大瓜菜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着力提升冷凉蔬菜生产能力。建设绿色蔬菜标准园2个,建成标准化冷凉蔬菜生产基地3万亩,在西安镇、关桥乡、三河镇等乡镇建成露地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主推鸡大腿红葱、文图拉西芹、螺丝椒、香妃3号番茄等蔬菜品种。今年全县冷凉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预计蔬菜总产量22.5万吨,总产值5.12亿元,总收入2.82亿元。(通讯员 杨菁菁)